為什麼一冷就什麼事都不能作,只想睡覺呢?
真想檢查一下腦袋。
最近天氣冷到爆,人都冷到毫無生氣可言,全身上下都不想動。
偏偏唯獨胃獨樹一格,跟無底洞一樣,隨時隨地都餓著,這樣下去怎麼得了。
春天你快來吧!(吶喊~~)
話說今天是公子出差第二天,真是讓人心情沮喪,想想看,天氣已經夠冷了,暖被機還出差去,本山人天生麗質手腳冰冷,這樣睡覺是要怎麼辦你說啊你說啊!(公子:原來我存在的意義只是暖被),話說阿慈心情一沮喪就會 亂搞,所以......登登登登....登登登登.....(音效師請放每日一字背景音樂)
...瓜培梅又騎著白馬回來啦...
今天跟各位示範的是超簡單手工湯圓。
連湯圓也自己作,有沒有很威的感覺?
其實湯圓超簡單,就是糯米粉加水,揉揉搓搓就結束了。
講究點就再加地瓜粉,地瓜粉加越多就越Q。
更講究點,就加個燙麵(好像台語叫ㄘㄨㄟˋ)(這個等等會解釋)
看!是不是很簡單呢?
想要有變化,可以加食材去增加風味與色彩,加地瓜就有黃色地瓜湯圓,加芋頭或紫地瓜就有紫色芋頭/地瓜湯圓。
或者拿我們之前餅乾的糖霜直接加在糯米團裡也可以調配出顏色。
比例大概是糯米粉和食材=1:1。
(如果是有色糖霜去調色,那就只要加少量即可)
好啦!看過來看過來(拍手)...
接下來,瓜培梅老師就為各位示範三色手工湯圓,要準備的材料有:
★★【瓜培梅親子搓湯圓版本1之超簡單一次就上手-傳統版】★★★★★★
★★準備材料:
★★白湯圓(一般):
1.糯米粉90g+地瓜粉10g(地瓜粉是增加Q度,可以不加,變成純糯米粉100g,或者糯米粉80g+地瓜粉20g...以此類推...)
2.水70-80c.c.
(註1:水量可自由調配,水的作用就是要把糯米粉集結成團而已,如果太濕就在加糯米粉,如果太乾就再加水)
(註2:地瓜粉就是樹薯粉/木薯粉,因為不含地瓜所以最近已經被正名了。)
★★地瓜湯圓(黃湯圓):
1.糯米粉90g+地瓜粉10g(同樣:地瓜粉是增加Q度,可以不加,變成純糯米粉100g,或者糯米粉80g+地瓜粉20g)
2.蒸熟地瓜100g
3.水70-80c.c.(如果地瓜蒸得很濕,水可以加少一點)
...看到這裡各位可能會問三色湯圓第三色在哪裡?.........嗯哈哈.....這個第三色,等等在【超超簡易版連火星人也上手版本】裡面會提到。
(照片:湯圓材料)
湯圓材料唯一的主角:糯米粉(水磨,據說傳統水磨的糯米粉作起來會更Q彈可口)
以及可有可無的配角:地瓜粉(又名木薯粉/樹薯粉)
★★湯圓用的糖水:
水滾加糖就能成一鍋甜湯,糖的種類不拘,加白糖/紅糖/冰糖都可以,只要甜就好。
講究的可以煮紅豆湯,或懶惰如阿慈就直接買這種蜜紅豆保鮮包,水煮滾後丟進去就有一鍋現成的紅豆湯了。
★★作法:
湯圓作法很簡單,就是把所有東西加在一起,揉一揉成團,就可以開始玩搓搓樂了。
步驟1材料備好:糯米粉90g+地瓜粉10g與水70-80c.c.
步驟2加水:水可以慢慢每20c.c.分批加入,當然也可以豪氣地一次全加啦!反正太濕就再補加糯米粉即可。
步驟3揉揉揉:揉成照片這樣的程度,大約是小時候玩的黏土的軟度就可以了↓↓↓↓
步驟4增加黏度(可用可不用):
如果你跟公子一樣懶,那執行到步驟3這樣就可以開始搓湯圓了,但這樣的糯米糰比較乾,容易裂不好揉成型。
老一輩的人會加燙麵(台語稱為ㄘㄨㄟˋ還是叫什麼,阿慈有點忘了)的東西去增加糯米糰的黏性。
其實ㄘㄨㄟˋ就煮熟湯圓啦!所以燒一鍋開水,把剛剛搓好的糯米團,丟2-3小球進滾水裡煮,煮熟了就好了。
(另一個種作法是直接糯米粉先拌熱開水,再加冷開水,用手搓揉成型)
把ㄘㄨㄟˋ(熟湯圓)放進去揉勻,下面照片可以看得出來左邊糯米糰(沒加前)和右邊糯米糰(加入揉勻後)的差別,右邊的比較濕潤。
註:ㄘㄨㄟˋ也可以一開始糯米粉的階段就直接加入揉。
接下來示範地瓜湯圓。
地瓜削皮切塊放電鍋隔水加熱,外鍋放一杯水,跳起來就蒸熟了。
(不知道有沒有熟的同學,可以直接嗑一塊就知道,或文明點用筷子戳戳看,輕鬆戳下去就是熟了)
紅心地瓜蒸熟後超好吃,真捨不得做成湯圓。
地瓜壓爛後再跟糯米粉、地瓜粉一起抓抓揉勻。
加水再揉。
這樣就可以直接搓湯圓了。
題外話,其實這前端作法跟地瓜球有點像(請參考:[瓜培梅時間]親子吃得肥肥之來炸芋圓球/地瓜球(2Y6M27d))
同樣講究一點的,想要好捏,我們就加個ㄘㄨㄟˋ(熟湯圓)(不一定要地瓜湯圓,普通煮熟的白湯圓也行)。
完工!揉好的糯米糰,記得用保鮮膜蓋著,比較不會在玩耍的過程中乾得太快。
★★【瓜培梅親子手作湯圓之超超簡易偷吃步連火星人也上手版】★★★★★★
好了,在親子搓搓樂之前,瓜培梅再教各位更簡簡單的親子湯圓DIY的方法。
這方法非常適合懶到極致的爸媽們。
方法就是買一盒桂冠小湯圓,記得要有紅白兩色的喔!
倒出需要的湯圓數量,等退冰。
等到這樣可以用手壓扁捏揉的程度,就可以開始玩了。
示範一下:五顆小湯圓,把它們擠擠壓壓~瞧!就可以變成一個大的糯米糰了。
用手的溫度就可讓這糯米糰越揉越軟,幾顆湯圓集合揉成大一點糯米糰,就可以默默端出來,接受小人兒們的歡呼了(哇!媽媽好棒喔!這看起來很好玩啊!)
然後就可以親子玩玩搓湯圓、捏湯圓的遊戲了。
瞧!有沒有很簡單又方便。
在此示範本次很受歡迎的小豬湯圓。
大概是1.5顆小湯圓搓在一起,捏成扁扁的主體,也就是豬臉啦!
(注意:這是重點,主體不要捏成圓滾滾的一大顆,會不容易熟,建議各種造型主體都以圓扁型進行)
再用一點粉紅色捏個鼻子。然後再捏白色小球,兩個當耳朵,兩個當鼻孔。不好黏就用沾點水再黏。
最後再用芝麻貼出眼睛。芝麻要壓緊一點,以免煮的過程中掉下來。
芝麻除了要壓牢外,方向也會改變小豬表情,尖尖朝內看起來會有點兇,尖尖朝外就會看起來溫和許多。
其實糯米糰很好搓揉,根本就可以當日本和果子來玩。
壓個番茄。
有沒有很可愛啊!
所以這樣就有三色湯圓,可以大玩特玩了。
作小花、作貓咪腳掌....記得重點要圓扁,這樣等等才好煮熟。
作怪異雪人。
開始搓搓搓吧!
把樓上鄰居也caill下來一起玩。以免湯圓作太多吃不完,要找幫手幫忙吃(誤),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。
好友試圖挑戰包餡湯圓。
寶寶大師做得很專心。
貝貝也玩得超HIGH的!
本次的造型湯圓。
小豬太可愛了,做上癮停不下來。
貓咪腳掌和小花。
奇異果?!寶寶大師宣稱他作的是太陽。
大小湯圓搓好了。
很大那顆是包餡的元宵(其實真正元宵是用滾的,我們家沒竹篩,就算了吧,搓個湯圓玩玩,不要搞太大)
水滾後湯圓下鍋!
浮起來就可以吃了,超快。
小豬也有煮成功喔!
阿慈習慣一鍋清水煮熟湯圓,另一鍋則是糖水鍋,湯圓煮熟後撈起放入加了糖水的碗裡。
阿慈和貝貝都喜歡吃清甜湯湯圓。
公子和寶寶喜歡紅豆湯底的湯圓。
小豬在這裡喔!
小貓掌。
小花湯圓。
湯圓很順口,咕嚕咕嚕,一下子就吃光一碗。
隔天起床,玩上癮的貝貝又吵著要搓湯圓。這有甚麼問題。
裝可愛貝。
用不完的糯米糰以塑膠袋封口,冷藏(短時間要用)或冷凍(長時間才會再用)都可以。
以上,就是本次瓜培梅教室之超簡單親子湯圓搓搓樂,有沒有很應景啊!
我們瓜培梅教室下次見~~
(呼來白馬,策馬離去)
更多湯圓造型,請參考此:http://icook.tw/recipes/66129...這簡直是神的境界了。甘拜下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