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洪蘭的書(註1)裡面有提到,
寶寶現階段還沒有語言能力,是因為他大腦語言這一塊尚未發展成熟。
所以寶寶無法記住語言的聲音代碼,

那寶寶怎麼跟媽媽溝通呢?
嗯......就像自助旅行也不需要外語很強啊!
大致上寶寶是記住媽媽的眼神和語氣,然後用他神乎其技的第六感,去推測媽媽現在要表達的意思。

有時,阿慈會以固定流程和身邊的東西輔助之,例如:要換尿布,阿慈就會邊講:「換尿布囉!」然後把寶寶放平在床上,並先拿尿布給寶寶拿著(不要太久,不然寶寶就會開始啃尿布了),如果換尿布時寶寶腳亂踢踢,就不怕麻煩地第N次把寶寶腳輕輕抓回擺好,然後邊講:「換尿布不可以亂踢喔!」

久之,阿慈一把寶寶放倒亮出尿布就像好萊塢警匪片裡的男主角那樣,先把嫌犯放倒,然後亮出警徽:不要動!LAPD!),寶寶就知道得乖乖平躺在床上,讓媽咪換尿布,也會乖乖配合不亂踢腳,甚至於寶寶還會把腳伸直(很好,懂得配合我們警方調查的好市民!<<<這位媽媽,你在演哪齣啊!)。

(某育兒書還寫說,如果訓練得宜,寶寶還會乖乖抬屁股,方便媽媽換尿布。。。要是真到那樣的境界,那真有夠神!)

寶寶也認得幾個特定的手勢和語氣。
像是不可以、等一下、吃飯、喝水、好棒、去玩玩、抱抱等等。

由於寶寶的世界很簡單,平常都是些可預期的生活起居之大小雜事(不然還有什麼事),所以大致上寶寶都能猜對媽媽的意思。
但是生活起居的字彙外,很多時候,還是會有雞同鴨講的情形。

今天傍晚覺得無聊,決定抽考,跟寶寶來個成果驗收。

慈:寶寶,拍手。
寶寶很開心地拍拍手。
嗯,很好很好!20分。

慈:寶寶,叫媽媽。
寶寶:Mmm.....媽媽媽媽媽媽媽......
嗯,很好很好!20分。

慈:寶寶,byebye,你比掰掰....掰掰掰掰掰掰....
寶寶做了個類似疑似揮手的動作。
嗯,好吧!勉強算通過,10分。

慈:寶寶過來這裡!來媽媽這裡!
寶寶看著阿慈笑得好甜,但是卻待在原地一動也不動(看寶寶眼神就知道,寶寶完全不了解阿慈在說什麼)
慈:寶寶過來過來過來.......
於是阿慈邊講「過來」邊拍拍地板,強調是要來媽媽這裡。
結果,寶寶很開心地伸出手,也跟著拍了拍地板,還得意地等著媽媽稱讚他。(大大搞錯重點啦!寶寶,誰叫你要拍地板啦!)

好,沒關係再來再來。。。

慈:寶寶,舉手!
咦--------沒動靜----(難道兵敗如山倒!!神奇第六感母子溝通能力已遠去....)
慈:寶寶,舉-手---!
阿慈把自己雙手抬高向寶寶示範舉手。
結果寶寶順著阿慈的手,抬頭,往天花板很認真的看去........(看什麼啊!寶寶!沒有叫你看啦!)

寶寶認真的表情好可愛喔!!!害阿慈又一時沉迷於我愛兒的可愛稚容。。。
不過,寶寶,你又搞錯啦!是要你舉手啦!........平常叫你看你又不看,現在要你舉手,你反而看得很認真。。。。

這就是今天媽媽和寶寶又雞同鴨講的故事。(至於誰是雞,誰是鴨,這並不重要)

註1:推薦洪蘭的[講理就好2-打開科學書],作者洪蘭從大腦在睡眠、記憶、思考等各方面的機制來談孩子的學習,非常有趣,從神經學、生理學等科學面去看孩子成長與能力,也是另一種角度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rundu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